【点睛】还有几家杂货铺一样的“古董”店,更像是旧时生活陈设馆,在这里能找到通往过去的密匙。
冬日的街头行人稀少,胡同深幽,在一个晴好的日子,在杨梅竹斜街soloist咖啡馆,沐浴阳光吃了个早午餐。
窗户外,正对咖啡馆的青云阁骑墙门楼有些突兀,与旁边低矮的平房拉开高度,显示着不同,很难想象,这扇紧闭的大门后,锁着时空那头一段繁华过往,这里,曾是名流云集的京城时尚潮头处,清末民初,北京四大商场之一的青云阁,这是它的北门。在现在来说,青云阁就是当时的高级商业综合体,可实现吃喝玩乐游购娱一站到位的地方,商场内有普珍园菜馆、玉壶春茶楼、步云斋鞋店、富晋书社众多老字号,是许多名流雅士们逛街、听戏、品茗、购物,聚会的地方,鲁迅、周作人、梁实秋、康有为、梁启超等都曾在这里留下过足迹。
蔡锷将军与小凤仙在青云阁的普珍园相遇相知,二人时常在此约会,据说普珍园里一道名菜辣子凤节是小凤仙的最爱。蔡锷将军逝世后,小凤仙依然常到青云阁寻觅与将军的美好记忆。上世纪八十年代,根据蔡锷将军与小凤仙爱情故事改编的电影《知音》就在青云阁原址拍摄。
民国时期,杨梅竹斜街是北京出版业最集中的地方,汇聚了世界书局、中正书局、开明书局、广益书局、环球书局、大众书局、中华印书局7家书局。现今的杨梅竹斜街75号,世界书局那栋洋房依然矗立,且保存完好。也是因为书局扎堆儿,才有那么多的文人墨客相聚这条街上闲聚聊文学,聊人生,畅谈未来。沈从文先生刚到北京时,在杨梅竹斜街小住了大半年,并在这里写出了《边城》《长河》《湘西散记》等名作。
再往前,清乾隆年间,乾隆爷赐予东阁大学士、书法家梁诗正的住宅也在这条街上,因为梁是汉族,只能住在外城,选址这一片建了府邸,现在的院落已经成为大杂院,已看不出旧时模样。过往历史为这条街积淀了丰厚的文化宝藏,时光荏苒岁月变迁,这条街骨子里的文艺气质却始终未变,刻进街巷一砖一瓦一木的历史肌理,那些遥远的记忆,依然有迹可寻,依然伸手可触。
仅有490多米的杨梅竹斜街文艺范儿依旧,餐厅、书店、咖啡馆、非遗手作坊、艺术工作室等透着些许高冷,显得非常个性,来自国内外的店主们似乎并不是以此为生,而是兴趣而致,店铺常挂着“今日休息”牌,逛店需看运气,反正,虽是来过多次,店开了多年,至今都没逛完过。
一家颇具日式风格的三层小店吸引了我,玻璃窗上写着“那些隐藏的美好,等你来发现”,出于好奇走进店内,店主是从日本回来的文艺青年,因对园林设计的喜爱,便在这里做了个店面展示,并兼售一些日本陶器和工艺品,提供甜点茗茶,场地还可预约供雅集茶会。店内精心布置的绿植、亭阁,和露台上的潺潺流水,营造出日式和风的清雅禅意,特别适合与友小坐品茗。
Soloist Coffee,是一家有名的咖啡连锁店,从街巷改造初入驻至今,开的年头最长,两层大空间,工业格调、墙绘、原木桌、温暖的灯光,楼上房顶保持老房子的原木,满满的文艺复古风,天气好的时候,二楼阳光满屋,总坐满了人,站在阳台上视野俱佳,可以一眼望穿整个街巷。
巷口有一家老北京兔儿爷店,店主是“兔儿爷张”第五代传人张忠强,各种造型的兔儿爷很北京,传人张先生还传授技能,只要坐下来静心学习一两个小时,在老艺人的指导下,就可亲手做出一件属于自己的兔儿爷作品,一对恋人,认真的在为手上的作品上色,老传统的文化艺术获得了青年人的喜爱,并成为爱情信物,带着特别的情感传承,说明了传统文化艺术的魅力所在。
济安斋是改建后留下来的原住民家庭之一,这里是具有400年历史的王回回狗皮膏药老店,之前是前店后厂的格局,现在由它的传承人改成可以提供餐饮的小书店,后院居住,店里陈设着王回回家族史,也算是一个小小的博物馆,带着有狗皮膏药标志的小木板在风中晃动,讲述着关于它的曾经。
街对面是一家非遗手工作坊——掐丝珐琅画传习所,需要以预约的方式才能进入。
铃木食堂,就在soloist咖啡斜对面,一棵有古树的日式院子,风起时落叶飘飞,飘落布满小石子的院落,意境的美,吸引了众多的游客前来用餐拍照,饭点时总会排队,这次去,它大门紧闭。
还有几家杂货铺一样的“古董”店,它不像是店,更像是旧时生活陈设馆,在这里能找到通往过去的密匙——一个挂在窗户的布偶;放在地上的搪瓷盆;一件军大衣,就能点燃心中属于那个年代记忆的火。
也许因为疫情的原因,街上的店开了关了,来了走了,走了来了,但终究不变的,是区别于其他街区的繁闹喧哗和商业味,它保持着自己的文艺调性,低调内涵不张扬,店主们也觉得,来这里逛街的大多数是文艺青年,当然,也偶有我这样的伪文艺青年,也许是仅因某一间餐厅的美味吸引,也许是为它的安静而来,也许是觉得它独具代表性,街区改造后,时常来这里,有时与家人,有时与远到的友人。总觉得自己喜欢的大概他们也会喜欢吧,每次来,都是从东到西的走一遍,再找一个咖啡馆小坐闲聊,却从未好好的跟他们讲过这条街的过往,一来我也不是那么了解,再者,身临其境的感受比什么都重要。
再回到街名,在这一带有斜街好几条,其实感觉它并不斜,我更喜欢因字生意,“杨柳依依、梅香幽幽、竹影摇曳,夕阳斜照”在很自我的理解中去诠释它,赋予它美好的想象,境由心生,那又何妨?
虽然,它仅因杨姓媒婆而得名,之后而更杨梅竹雅名。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