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亚通讯社电:据悉,杭州灵隐寺将于2026年举行建寺1700周年庆典。2023年6月6日,杭州灵隐寺方丈光泉法师在寺内会客厅与美籍华人徐永贤及其家人会谈。灵隐寺始建于东晋咸和元年(公元326年),至今已有约一千七百年的历史。据灵隐寺寺志记载,清圣祖康熙十一年壬子( 1672年)明清文人徐增曾经在灵隐寺修订《灵隐寺寺志》。旅居美国、加拿大的律师徐永贤是徐增后人,长期在海内外促进中华文化传承和交流。光泉法师向徐永贤赠送了由乾隆皇帝题词的《灵隐寺寺志》,并邀请徐永贤及其家人参加将在2026年举行的灵隐寺建寺1700周年庆典活动。
图为: 灵隐寺方丈光泉法师向徐永贤及其家人赠送《灵隐寺寺志》
图为: 浙江省民委副主任莫幸福在灵隐寺会见徐永贤等来宾
图为: 古瓷专家赵青云、叶文程与徐永贤及其子孙梁交流中国古瓷器文化传承
徐增简介
徐增生于苏州阊西五里白莲泾,字子能,号而庵,江南长洲(今江苏苏州)人,明末清初著名诗人、编选家、批评家。他一生历经万历、泰昌、天启、崇祯、顺治、康熙六朝,早年以诗文闻名,晚年潜心佛学,著述颇丰。徐增的代表作《说唐诗》及其修编的《灵隐寺寺志》在中国文学史和宗教史上具有重要地位。根据已发表的徐增年谱,徐增诗集、散文集等书籍,《灵隐寺寺志》、《凌源市志》等史料,以及当代专家学者莫幸福、魏彩霞、冯莉等撰写的相关论著,综合徐增简介如下。
明神宗万历四十年(1612年)冬月九日,徐增生于苏州阊西五里白莲泾。幼即多病,在药炉边度日。徐增早年聪慧,早年以诗文闻名。明熹宗天启四年 (1624年)13岁,作《芳草吟》诗,15岁作《蝴蝶赋》。明思宗崇祯四年(1631年) 20岁后,著有《天心》、《金山》、《晓灯》、《近邻》、《殿前》、《莺边》、《古香》、《梅鹤》、《松门》等,最早的诗集《风月吟》一卷,广为传诵。明思宗崇祯七年(1634年)23岁,在虎丘拜访钱谦益并出示《芳草集》,得到前辈的赏识。24岁应试鹿城。25岁出选辑《诗表》二卷。1640年29岁前后,因母亲过世,徐增哀过节,患软足病闭门不出。3l岁遇圣默法师,法师欲介绍金圣叹与徐增认识,被徐拒绝。徐增父亲58岁时家产尽落,携妻女僦居都亭桥畔,赖朋友笔砚为活计。
清世祖顺治一年(1644年) 徐增33岁,同圣默法师见合圣叹于慧庆寺西房,听金说法,若魔中之人也。是年三月清军入关。明亡后徐增曾写有《黄牡丹诗》百余首。是年夏,避兵于松陵之北汾江,至九月望还,故居已为兵马所占,书卷罄尽。是年清军对苏州、扬州等地屠城。徐增35岁,改名匡杖,字瀑悬。1648年,徐增始说(唐)诗,再同圣默法师见金圣叹于贯华堂,而始信圣叹非魔,并向诸君子辨其非魔。1653年,作《感怀诗》四百二十首,金圣叹为之序。仲春末,病加剧,益以他病。次年徐妻死,两个女儿都已出嫁。1657年,记录说诗内容。不满越人选诗,作《诗论》四卷,内解唐诗数十首。冬底,侍其父亲山居。1658年,春王元容访徐增于青芝山,辄及解数,元容深信之。是年徐增父亲过世。1659年,徐增48岁作《说唐诗》。次年仲春撰写长文《送三耳先生见唱经子序》;避暑恭寿堂,开始选《元气集》并作序,在凡例后,乞时人新诗。1661年,徐增50岁,作《五十自寿》诗四章并序。是年金圣叹因哭庙案被杀。
清圣祖康熙一年(1662年)徐增5l岁,录成《说唐诗》并序,为王元容作诗序。次年,对《说唐诗》增改,病甚。为金圣叹《天下才子必读书》作序。1666年,徐增作《说今诗》,每人不过数首,贵在必传。李图南、陈鉴为《说唐诗》作序。1668年作《拜白》附《说唐诗》后,乞时人新诗。1669年,徐增在周工栎园舟中见卢澹崖并出示《说唐诗》《元气集》,卢悦之。次年冬,徐增入住灵隐寺。开始评选寺内僧人的诗。1671年,徐增60岁录成《珠林风雅》并作序。为灵隐寺修志并为之作序。作《晦山和地尚诗文全集序》。1672年初次刊刻《灵隐寺志》。时年,晦山戒显以病辞职,退居杭州皋亭山佛日寺,一旬即示寂,时闰七月十七日。而徐增也不知所踪。
1672年以后,徐增率家人向北方迁移。据家族传说,先在山东省莱州府徐家大庄暂住,后迁至今辽宁省凌源市杨杖子镇百牛群村。建造徐家大院,现存有遗址。清圣祖康熙十八年(1679年),徐增等人在原“大悲庵”基础上,重修寺院,并改名为“洪兴寺”。据《凌源市志》第三章《宗教》记载:1703年,“洪兴寺”完工,历时二十四年。洪兴寺占地二十亩,三座大殿气势宏伟,飞檐斗拱,画栋雕梁,堪称一绝,为辽西最大的寺院。清圣祖康熙年间,康熙皇帝北巡路过正在修建的洪兴寺,曾与徐增畅谈,回京后决定在百牛群设立驿馆,由徐增等人管理。
责任编辑:李传军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
